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李天慧)八月的宜章,骄阳似火,葡香满园。在玉溪镇沿江村的万亩葡萄种植基地,夏黑、阳光玫瑰、巨峰等品种的葡萄饱满圆润,一串串缀满藤架,晶莹剔透,熠熠生辉。果农们穿梭其间,忙着采摘、分拣、包装,运输车辆往来穿梭,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。据预计,这片基地2025年总产量将突破2500万斤,产值有望再创新高。而这丰收的背后,离不开宜章县气象局精准高效的全程气象服务保驾护航。
▲宜章县气象局工作人员给果农讲解天气形势
葡萄种植对天气极为敏感,从萌芽、开花坐果到成熟采收,每个生长阶段都与气象条件紧密相关。八月正值葡萄成熟上市的关键期,天气状况直接影响果品的糖度与品质。今年以来,宜章已经历4次台风过程,县气象局累计发布《气象专题报告》77期。特别是在第4号台风“杨柳”影响期间,连续4天每日发布4期报告,为农户提供了精细化的应对指引。
早在葡萄生长初期,气象服务人员就深入田间地头,与种植大户面对面交流,精准掌握他们对暴雨、干旱、高温等气象因子的需求。据此,气象局强化了中长期天气趋势预测和短临预警,通过微信群、短信等渠道,第一时间向农户传递预报信息和防范建议。每次台风来临前,均提前2-3天发布专题预报,明确具体农事措施与应对建议。
进入八月成熟期,气象服务更趋周密。工作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,紧盯强对流、连续阴雨等灾害性天气,一旦预判风险,立即发出预警及应对指引。服务团队还多次深入基地,为果农讲解天气形势,现场答疑解惑。“台风来之前连收到3份专题报告,里面写清了该怎么应对,帮我们大大减少了损失。”种植大户张大哥感慨道。
县气象局还构建了覆盖主要种植户的气象服务网络,不仅及时推送天气预报,更提供针对葡萄生产的专属气象建议。“这几天虽然是阴天,但气象局提前提醒了我们做好准备,基本没受影响。”正在忙碌的李大姐笑着说。
立足当地实际,宜章县气象局充分运用常规天气预报与农业气象预报产品,结合本地小气候特征,为葡萄种植提供定制化服务,并积极指导农户科学利用气象信息,优化农事安排。
丰收的喜悦里,既有自然的馈赠、果农的汗水,也有气象工作者的默默守护。宜章县气象局将继续坚持“气象为民”,不断提升服务能力,为乡村振兴与特色农业发展筑牢气象保障,用心守护好这份“甜蜜的事业”。
责编:马志军
一审:马志军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